【项目名称】非遗扎染课程
【课程介绍】
扎染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,古称扎缬、绞缬、夹缬和染缬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物理防染技术,在织物染色时部分结扎以形成特定花纹。
【扎染历史】
起源: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,据记载,早在东晋时期,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有大批生产。当时的绞缬产品包括蝴蝶、腊梅、海棠等简单小簇花样,以及“鱼子缬”“玛瑙缬”“鹿胎缬”等整幅图案花样。
发展: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,现存于中国民间的扎染品大多出自西南地区。在机器印染技术出现之前,扎染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布料染色方法之一。2006年5月20日,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【工艺特征】
材料选择: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,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、板蓝根、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,尤其是板蓝根。
扎结技法:扎染的扎结技法丰富多样,包括结扎、缝绞、捆扎、折叠、平针缝绞、卷针缝绞、打结扎、夹扎等多种方式。通过不同的扎结方式,可以控制染色区域和图案形状,形成深浅不均、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。
染色过程: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缸中,用冷染的染制方法反复浸染、脱水、再放入。经过短时间的发酵后,可放入大碱使色彩明亮。染色完毕后,需要一直清洗至染布没有多余色彩流出为止,然后晒干。
【工艺流程】
扎染制作材料主要分为织物、染料、扎结工具和辅助材料四大类。扎染工艺流程可分为扎结与染色两大核心步骤,具体可分为准备、扎结、染色、后处理四个阶段。
【授课教师】王丽,70后,北仑区非遗扎染代表性传承人。
【报名时间】2025年7月16日17:00-7月21日17:00(报满为止)
【活动时间】2025年7月22日15:00 -17:00
【活动地点】宁波市北仑区文化馆艺术空间(中河路328号)
【活动对象】不限
【报名人数】15人
【联系人】 朱老师
【联系电话】 86782009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msh-E_gFoKUWouQ23njvw